top of page

SHARING 分享

愛德小組接送義工 -- Francisca 2010

 

我家裡的長者,爺爺嬤嬤,公公婆婆,很早就離世了。所以從小到大,我也不曾有過甚麼照顧老人家的經驗。當初加入愛德小組的接送義工行列,也純粹是想幫一下忙,並不覺得這項服務跟作別的義務工作有甚麼大分別。

 

開始接送服務之前,例行要進行推輪椅訓練。記得是從那時開始,有了一點不同的體驗。當時,大家輪著扮演坐輪椅的長者,讓別人學習推輪椅。輪到我時,坐在輪椅上,突然有一種很弱小的感覺。無論跟誰說話,都不得不昂著頭;哪怕想往前挪一點,都要依靠別人;上下斜坡或梯級的時候,其實心裡怕得很,但唯一可以做的,只有笑著信任身後的那位義工。原來有些事情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
往後的一年多裡,每次的接送,在那位長者身上我都會重新感受到這種弱小和依賴,害怕和信任。

 

我想,也許我們年輕的時候,都像伯多祿,自己束上腰,任意往來,於人無求。只有到了年老時,不得不伸出手來,讓別人給束上腰,帶著走,才能真正體會到,生命原來是人與人之間的環環相扣,互不分離。怕就怕,樹欲靜而風不息,子欲養而親不在,總是令人難過的遺憾。

 

每當彌撒完成,送老婆婆回去後,她總是笑著一次又一次、不厭其煩地多謝我們。其實,真正要說謝謝的是我們才對。我們要感謝她,因為她給了我們信任,更給了我們機會,去 成為她的另一雙腳,去分享人生這段旅程,而不致徒留憾。

 

天主保佑。

堂區「耆英閣」
長者甲︰“中心個姑娘同我申請了平安鐘,唔使錢,不過我都唔知點樣用喎 ?”
長者乙︰“我教你啦…”
長者丙︰“有一日,我在街上俾一個唔相唔識的人截停,話是我的甚麼甚麼親戚,幾時幾時見個面,之 後又話自己身上沒有零錢搭車,那個人都五、六十歲喇,比我細幾年,點解幾十歲都呃呃騙騙架…”
長者丁︰“係呀係呀,我都試過呀,依家真係要小心呀,壞人有老有嫰,有男有女,邊到有樣睇架。”
長者戍︰“有時,一個人整日困在家裏,對住四堵牆,真係唔知做咩好。
 
” 本堂特色有兩”寶” ,第一”寶”是有一個環”保”的主保聖方濟各,另一”寶”是長者,正所謂家 有一老如有一”寶” ,他們就是這個主內家庭的”寶”。 為了表示重視我們的”寶”和增加他們對這個教會大家庭的歸屬感,使他們感到愛和教友的關懷,愛德 小組自去年開設了「耆英閣」,並於 9月1日由譚坤神父主持開幕禮。 「耆英閣」的開放時間是逢主日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九時十五分,我們會把禮堂一部分 (因聖堂維修,耆 英閣現移師操場第一間課室進行)闢作「耆英閣」,讓義工與長者教友分享生活的瑣事、趣事或心煩事, 聆聽之餘,也會在有需要時提供適切的支援。
 
「耆英閣」除了是長者聚腳傾談的好地方,可讓長者盡訴心中情之外,也可讓義工從他們的人生經驗中 學習體味人生。有時候,義工還沒到達,長者已在等候我們;有時候,義工人數不足時,長者也就自顧 自的聊起天來;有些更藉此認識了談得來的教友,每星期相約到聖堂參與彌撒,有說有笑,不再獨來獨 往 —— 這正是「耆英閣」希望達到的目的。
 
在這裡,參加者可以閒聊,也可細聽,即使不言不語也無妨,隨便坐坐也是好的。來遲一點不怕,早點 離開與兒孫飲茶也好,歡迎長者隨時加入。偶爾,長者會教我們做一些物理治療師指定的健體動作,只 要在旁偷偷師,跟著做,也是樂事。為了鼓勵長者積極參與「耆英閣」,我們設計了一個精美的名牌給 予出席率高的長者,每次出席時,給他們掛上以感謝他們的支持,也讓義工容易分辨新加入的長者,給 予更多的關注和照顧。聖堂既不是四堵牆,相聚於此,就把”主是我們的喜樂”及”愛主愛人”的訊息 傳揚開去吧。
(於 2003 年 9 月 28 日載於公教報關社路上專欄 )

2007冬至聖誕報佳音活動 (愛德小組 2007/12/22)

今年冬至不覺冷,因為愛德小組義工團(小組組員/義工 + 聖神內更新團體 + 本堂兄弟姊妹,共26人)偕同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師生、社工及家長(共58人)將溫暖及關愛的訊息帶給深水埗區的12位獨居長者。我們更將聖誕的喜訊傳到他們家中,為他們的家居佈置聖誕、向他們誦讀聖言、詠唱聖詩、學生們更各顯所長,為長者表演,與長者傾談,長者也與我們分享人生及生活點滴。今次活動的規模比上年度大,探訪的對象更多,所需的義工亦相對更多了﹗有賴天主的帶領及祝福,是次活動能順利籌備及完成,也帶領了更多新朋友加入我們的義工團,目的是將愛的訊息傳給這班獨居長者。主,我們感謝祢﹗

 

活動後,各組別先後返回聖方濟各英文小學,好像耶穌分派門徒外出,完成工作後返回大家庭一樣,見面後大家急不及待的你一言我一語,分享各人的所見所聞及活動中的趣事。當張老師一開咪,大家立即寂靜坐下來,分享活動後的感受及得著。學生們由老師的引導下,自發性地站起來與眾人分享所見所聞。從長者中,他們學會珍惜,體會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中,學習長者們的優點。最後,學生們很認真地填活動問卷,然後交回張老師。離開時,大家更互祝「冬至快樂」﹗。分享完學生們的感受,現在與大家分享一下幾位新義工的感受及體會︰

 

吳文蘭(慕道者)

冬至報佳音,長者暖在心

冬至的下午,難得各家長及老師也暫時放下自己的家庭,一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。

 

有小朋友的地方總是熱鬧的,來到長者的家,大家似乎也表現緊張,我們這一班義工起了作用,把長者與小朋友的話題連在一起,話題也漸漸多了起來,家中開始傳出一陣陣笑聲,我們也可以「功成身退」,作一個聆聽者和觀眾。

 

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的爭相分享,由緊張至興奮,務求在有限的時間內,施展一切的「法寶」,例如:牧童笛、唱歌、毛巾操等…使婆婆的臉上也增添了一份活力,相信這一點點的回報,正是我喜歡當義工的動力,希望小朋友經過這次寶貴的經驗後,一方面可以繼續作不同類型的義務工作,另一方面可以將這經驗向同學傳揚開去,就好像以行動來宣揚福音一樣。

 

 

Cecilia Lau (聖神內更新團體姊妹)

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參加了聖方濟各堂的義工活動,這次亦是本人第一次做義工。是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探訪一些獨居老人,當日活動是由聖方濟各英文小學、聖神內更新團體和聖方濟各堂義工隊聯合參與。當日懷着一棵既緊張而又興奮的心參與,是因為第一次做義工,再加上自己平日很少和老人家接觸知和溝通。真是很擔心自己是否應付得來。後來知道我們會分成十二個小組,而每個小組會由三名成年義工和三至四名小學生義工組成,感覺很特別,好像一家人將要前往探望一位年長的家人一樣。當到目的地後,才知道這位婆婆已年屆九十有多,但仍然很徤康和精神(感謝主)。之後我們便開始和婆婆傾談起來,一起唱聖詩、讀經和分享。從婆婆的分享當中,才知道她的丈夫很早已經離開了她和她的六個孩子,她因着主的祝福和事事信靠主,把孩子撫養成才。雖然現在他們都不是一起生活,但婆婆都不感寂寞,是因為主耶穌帶給她平安和喜樂。她的孩子們都會在她生日和每逢大節一起回家探望婆婆、一起晚餐。這次義工活動更令我感受到在主內生活的人真是有福的,雖然每個人都會遇上挫拆,但只要信靠主、時常祈禱 ,主必定會給予我們力量幫助我們。我們應無時無刻懷着感恩的心情去面對生活。

 

 

Simon Yam (聖神內更新團體兄弟)

探訪婆婆感受到她那份樂觀和好客,她不斷拿出食物來款待我們,實在不好意思。另外,幾位小朋友又唱聖誕歌又主動彼此祝福問候,令我感受到一個體現愛的聖誕。

 

公教報供稿 (愛德小組 2001/08/26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公教報供稿 (愛德小組 2008/02/29)

bottom of page